氯雷他定、盐酸西替利嗪……这些抗过敏药有啥区别?长期用药会产生耐药性吗?

yc888
yc888
作者
14671
文章
0
粉丝
今日头条评论4字数 786阅读2分37秒阅读模式
摘要过敏反应发作时,抗组胺药是临床常用选择。第一代口服抗组胺药有明显的中枢抑制和抗胆碱能作用,不过在临床上,第一代抗组胺药已逐渐被第二代口服抗组胺药替代。第二代抗组胺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过敏反应发作时,抗组胺药是临床常用选择。第一代口服抗组胺药有明显的中枢抑制和抗胆碱能作用,不过在临床上,第一代抗组胺药已逐渐被第二代口服抗组胺药替代。第二代抗组胺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镇静和嗜睡不良反应较少见。

氯雷他定、盐酸西替利嗪和依巴斯汀作为第二代抗组胺药的代表,在临床应用中各有特点。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938262.html

氯雷他定 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938262.html

起效时间:1至3小时达峰 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938262.html

代谢途径:肝肾双途径代谢,肝肾功能不全者需减量 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938262.html

副作用:偶见头痛、口干,嗜睡发生率低于2% 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938262.html

小提示:氯雷他定的抗过敏效果在所有抗组胺药里相对较弱,轻中度过敏患者可以首选,如出现症状缓解不理想,需及时就诊调整用药。 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938262.html

盐酸西替利嗪 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938262.html

起效时间:30分钟起效,1小时达峰 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938262.html

代谢途径:经肾脏代谢,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 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938262.html

副作用:轻度嗜睡发生率约10% 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938262.html

小提示:盐酸西替利嗪起效快速,可用于缓解急性过敏症状,而且对过敏性结膜炎治疗效果优于其他抗组胺药。

依巴斯汀

起效时间:1至3小时

代谢途径:经肝脏代谢,肾功能不全者可以使用

小提示:依巴斯汀中枢抑制风险较低、嗜睡作用较弱,因此对抗组胺药物中枢抑制作用敏感患者可以优先选择。

如何进行预防性用药?

对于对花粉过敏的患者,WAO(世界过敏组织)推荐在致敏花粉播散前进行预防性治疗,这样可以使药物在患者体内达到稳态浓度,形成预防屏障。在花粉浓度较高时,过敏症状则可处于可控状态。后期再根据花粉播散时间以及对症状产生的影响,遵从临床医生建议调整用药疗程。

建议:在花粉季/过敏季来临前2至4周开始规律用药,每天只需口服用药1次。

长期用药会产生耐药性吗?

对于急性过敏的患者,在过敏症状得到控制以后,就可以逐渐停用抗组胺药,短期使用(通常是小于3个月)抗组胺药是不会产生耐药性的。但对于一些慢性荨麻疹、湿疹,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患者,可能需要长期口服抗组胺药,连续使用3个月以上,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耐药。表现为药物的治疗效果不如以前,此时可以考虑更换为其他抗组胺药。因此,耐药性主要是针对慢性过敏的人群来说的。

短期规范使用二代抗组胺药极少产生耐药性,但需定期进行医学评估。症状控制不良时,应及时就诊,而非盲目增加药量。

来源:健康报微信公众号

致敬读者:当下新闻存在多种误导手段需警惕。像断章取义,截取部分歪曲原意;标题党以夸张标题吸睛;还有来源不明、拼凑嫁接、带偏立场等情况。这些易让大家误读,难以触及真相。若您发现本博客新闻内容有不实之处,请及时通过留言/邮箱/举报反馈,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处理,确保为大家呈现真实可靠的资讯,感谢支持。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