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高热不退全身起疹“像鸡皮疙瘩一样”,甚至出现血尿!广州疾控提醒

yc888
yc888
作者
14292
文章
0
粉丝
今日头条评论4字数 1095阅读3分39秒阅读模式
摘要近十年来,猩红热的发病数在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呈现上升趋势 。日前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信公众号发文提醒,按照广州市往年流行特点,广州市在4-6月份会出现猩红热季节性流行高峰。此病...

近十年来,猩红热的发病数在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呈现上升趋势。日前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信公众号发文提醒,按照广州市往年流行特点,广州市在4-6月份会出现猩红热季节性流行高峰。此病目前暂无疫苗,但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有效预防;孩子确诊猩红热后应及时就医治疗,待病好后方回校。

属于法定乙类传染病 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934840.html

3—15岁儿童是主要发病人群 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934840.html

广州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猩红热是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Group A Beta-Hemolytic Streptococcus,GAS)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于我国法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行为即可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或食物传播。 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934840.html

人群对猩红热普遍易感,但儿童和青少年是主要发病人群,尤其是3—15岁的儿童。 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934840.html

猩红热目前暂无疫苗可预防,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有效预防。专家建议市民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室内勤通风。猩红热高发期,尽量减少带小孩到人群密集通风较差的场所,如去尽量佩戴口罩;适当户外运动、均衡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都可以提高孩子免疫力。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934840.html

在猩红热流行期间,托幼机构及小学要认真开展晨、午检工作,发现可疑者应请其停课、就医和隔离治疗,同时做好环境卫生与消毒工作。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934840.html

广州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如果孩子确诊猩红热,应避免上学,及时就医治疗,病好后方回校;被患者污染的用具可煮沸消毒,家具书桌要用肥皂水或消毒液擦洗消毒,不能擦洗的物品,可以户外暴晒1—2小时。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934840.html

孩子高热不退全身起疹“像鸡皮疙瘩一样”,甚至出现血尿!广州疾控提醒插图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934840.html

有孩子感染猩红热后高烧全身起疹 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934840.html

还有孩子感染后出现血尿 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934840.html

前不久,还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发文称孩子感染猩红热后出现发热情况,全身起疹子“像鸡皮疙瘩一样”,手部还出现了脱皮。

孩子高热不退全身起疹“像鸡皮疙瘩一样”,甚至出现血尿!广州疾控提醒插图1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皮肤科门诊今年2月也接诊了一位指腹整片表皮剥脱的患儿。

医生询问病史后发现,孩子一周前发过烧,伴有咽痛,吃头孢后好转。然而经过查体发现,孩子喉咙仍有红肿,双侧扁桃体肿大,皮肤有些干燥,最终证实是猩红热。尿常规显示患儿此时肾脏已受累,出现了血尿。

孩子高热不退全身起疹“像鸡皮疙瘩一样”,甚至出现血尿!广州疾控提醒插图2

感染猩红热后

通常会出现哪些症状?

广州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感染猩红热后会有以下临床表现:

1.发热 。多为持续性,体温可达39℃左右,可伴头痛、全身不适。

2.咽峡炎 。表现为咽痛、吞咽痛,局部充血并可有脓性渗出液。

3.皮疹 。发热后24小时内开始发疹,从耳后、颈部,然后迅速蔓及躯干和四肢;典型的皮疹为在皮肤上均匀分布,压之褪色,伴有痒感,消退后皮肤会脱屑。

孩子高热不退全身起疹“像鸡皮疙瘩一样”,甚至出现血尿!广州疾控提醒插图3

孩子高热不退全身起疹“像鸡皮疙瘩一样”,甚至出现血尿!广州疾控提醒插图4

4.舌苔变化 。‍‍病程初期舌覆白苔,红肿的乳头凸出于白苔之外,称为“草莓舌”,2-3天后白苔开始脱落,舌面光滑呈肉红色,乳头仍凸起,称“杨梅舌”。

孩子高热不退全身起疹“像鸡皮疙瘩一样”,甚至出现血尿!广州疾控提醒插图5

感染猩红热怎么办?

疾控专家提醒

广州市疾控专家提醒,得了猩红热,要及时就医,遵医嘱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为了治疗彻底,一定要遵从医嘱,按完整疗程吃药;患者应居家或住院隔离至症状消失,咽拭子培养阴性或治疗之日起不少于7天,方可解除隔离。

注意多休息,保证每天的睡眠充足,房间多开窗通风。口腔护理方面,可以用温盐水漱口,每天3-4次。

来源:广州日报综合新闻坊、国家应急广播、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伍仞 通讯员:穗疾控

致敬读者:当下新闻存在多种误导手段需警惕。像断章取义,截取部分歪曲原意;标题党以夸张标题吸睛;还有来源不明、拼凑嫁接、带偏立场等情况。这些易让大家误读,难以触及真相。若您发现本博客新闻内容有不实之处,请及时通过留言/邮箱/举报反馈,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处理,确保为大家呈现真实可靠的资讯,感谢支持。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