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快速发展,智驾已经成了车企们技术竞争的新主战场。但是随着智驾的普及,与智驾相关的交通事故也开始增多,各种各样的扯皮事件频频登上热搜。近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在其微信公众号发文,对当下当前智驾车祸的责任问题进行了明确。
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932798.html
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932798.html
该文引用《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GB/T 40429-2021)标准,明确当下车企的智驾系统技术特征属于0-2级标准,属于“人机共驾”的辅助驾驶范畴,尚未有3级自动驾驶汽车获得准入许可。因此,驾驶人在使用辅助驾驶功能时,必须持续履行观察路况、预判风险和及时接管的义务。否则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条,认定其存在妨碍安全驾驶的违法行为,依法处以罚款并记分,若因此类行为引发交通事故,驾驶人将承担主要责任。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932798.html
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932798.html
此外,该文针对部分车企在宣传中可能存在的夸大误导等行为也进行了明确。若车企在宣传中存在夸大误导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进行处罚,造成严重后果,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可对责任人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932798.html
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932798.html
另外,针对互联网上售卖的,可绕过智驾系统注意力检测的“智驾神器”,该文也明确表示其不合法不合规,生产、销售、使用类似产品均需承担法律责任。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932798.html
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932798.html
而对于之前网上引发热烈讨论的“喝酒之后让智驾开车”的卡bug行为,该文也从法律角度进行了分析。如果是醉酒人员自己开启智驾,其行为仍旧构成酒后或者醉酒驾驶,仍需承担法律责任。如果是醉酒后由他人开启智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第3款规定,任何人不得强迫、指使、纵容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帮助人员也要承担相关法律责任。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932798.html
智能驾驶≠自动驾驶,对于每一位智能驾驶系统的使用者来说,认清智驾能力边界,时刻保持对道路情况的专注,才是保障交通安全的最好办法。智驾只是辅助,人才是道路交通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不要让辅助你的智驾,成为你的“催命符”。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932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