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少女洗文身要花76万?父母向店主索赔,法院判了……

yc888
yc888
作者
13933
文章
0
粉丝
今日头条评论0字数 1174阅读3分54秒阅读模式
摘要近日,14岁少女花150元文身,经鉴定,清洗竟需要8次激光治疗、花费76万余元的事件引发公众广泛讨论。

近日,14岁少女花150元文身,经鉴定,清洗竟需要8次激光治疗、花费76万余元的事件引发公众广泛讨论。

14少女洗文身要花76万?父母向店主索赔,法院判了……插图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912629.html

据法治日报消息,2023年5月,年仅14周岁的小雯经朋友介绍来到某文身店咨询文身事宜,双方以150元价格成交后,被告在小雯双臂纹上花图,在手腕处纹上两个汉字。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912629.html

小雯的母亲发现女儿身体多处有文身后,于前不久诉至昌邑区法院请求判令文身店经营者返还小雯文身费,并赔偿精神损失费50000元。同时申请鉴定,要求鉴定后赔偿文身清洗费。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912629.html

被告文身店经营者辩称,小雯到店里文身完全出于自愿,从未对其进行过任何诱导,相反还劝诫其进行大面积文身一定要考虑清楚,并且称在其文身前,小雯身上已经有多处文身,且通过观察小雯的言行举止,并未发现小雯是未成年人。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912629.html

由于原告申请鉴定,法院委托鉴定机构对文身的清洗费、祛疤修复费进行鉴定,经四家医院门诊检查,鉴定机构认为需要进行8次激光治疗,按照文身面积共计费用769800元。同时因没有疤痕形成,因此不支持疤痕修复费。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912629.html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文身店经营文身项目,应当知晓文身对人体尤其是未成年人身体和人格权益可能造成的伤害,在通过外观能够判断出原告为未成年人的情况下未进一步核实年龄便提供文身服务,不仅违反经营者应有的职业道德,也与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共同责任的法律精神相违背,故承担60%的主要责任。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912629.html

在本案中,原告父母作为法定监护人,并未尽到对其教育、监督、保护和照顾的义务,应当承担40%的次要责任。现原告未进行文身清洗,费用尚未实际发生,考虑到原告家庭经济情况,也为保障该笔费用实际用于文身清洗而非用于他处,酌定支持一次文身清洗费用即96225元(769800÷8)。同时判决被告返还文身费用150元并承担鉴定费2200元。如继续清洗文身,可按实际产生费用,再行主张权利。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912629.html

文身行业存在立法与监管的空白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912629.html

“文身”属于有创行为,通过用针刺破皮肤后将颜料渗入,以形成永久色素沉淀,产生长期留存的图案。文身的色素通常需要多次激光清除,总体清除周期在一年以上且费用高昂。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912629.html

目前,大部分公务员岗位都要求无文身报考,尤其是执法、执纪、司法部门。未成年人文身对其日后参军、报考对身体条件有要求的职位时也将产生影响。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912629.html

2022年6月,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办法》,明确规定“任何企业、组织和个人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不得胁迫、引诱、教唆未成年人文身”。

14少女洗文身要花76万?父母向店主索赔,法院判了……插图1

综合央视网消息,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新乐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陈莉娜表示,我国尚未出台专门针对文身行业的法律法规,存在立法滞后与监管空白。文身行业归属监管也尚不明确,市场监管、卫健、公安等部门存在职责交叉。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辽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李紫微表示,《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办法》明确了文身服务提供者禁止行为、部门审批监管职责等内容,但对于违反规定向未成年人文身的经营者如何处罚、具体由哪个部门处罚并没有明确规定。

14少女洗文身要花76万?父母向店主索赔,法院判了……插图2

李紫微建议,国家可出台、完善违规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的处罚措施,对违规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的文身店和个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包括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对胁迫、引诱、教唆未成年人文身的个人或组织依法从重处罚。

中国青年报(整理:陈垠杉)综合:法治日报(记者刘中全)、央视网、央广网

致敬读者:当下新闻存在多种误导手段需警惕。像断章取义,截取部分歪曲原意;标题党以夸张标题吸睛;还有来源不明、拼凑嫁接、带偏立场等情况。这些易让大家误读,难以触及真相。若您发现本博客新闻内容有不实之处,请及时通过留言/邮箱/举报反馈,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处理,确保为大家呈现真实可靠的资讯,感谢支持。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