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逢甘院士百年诞辰纪念展在京开幕,多位中国航天界重量级人士回顾与其共事的宝贵经历

yc888
yc888
作者
13951
文章
0
粉丝
今日头条评论2字数 1078阅读3分35秒阅读模式
摘要2月27日上午,“御风执矩量天穹——庄逢甘百年诞辰纪念展”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正式开幕,多位中国航天界重量级人士在开幕式上回顾了与庄逢甘院士共事的宝贵经历。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马俊】近年来中国航天能够不断创造辉煌,离不开中国在空气动力学领域的深厚积累,而这其中有着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著名空气动力学专家庄逢甘院士的突出贡献。2月27日上午,“御风执矩量天穹——庄逢甘百年诞辰纪念展”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正式开幕,多位中国航天界重量级人士在开幕式上回顾了与庄逢甘院士共事的宝贵经历。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庄逢甘院士毕生致力于空气动力学研究,是我国空气动力学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1947-1950年期间,庄逢甘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航空工程和数学专业学习,获得博士学位并被聘为加州理工学院研究学者。新中国成立后,他毅然放弃美国的优厚待遇,克服重重困难,冲破美国的重重阻挠,带着满箱的书籍资料和振兴中华的满怀热情投身新中国建设。在钱学森直接领导下,庄逢甘亲手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大型空气动力研究和试验基地(现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领导建成了当时亚洲最大的空气动力学试验基地(现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907364.html

至今仍让中国航天人难忘的是,当年在我国自主研发的导弹三次试验失败后,庄逢甘率领的团队成功突破了被钱学森形容为“淮海战役”的导弹弹头再入气动、防热研究难题。而这只是庄逢甘在中国航天领域突出成就的一个缩影。半个世纪以来,庄逢甘出色地领导了战略导弹、战术导弹、返回式卫星、载人飞船等气动科研攻关,解决了气动力、气动热、气动物理等大量的科学难题,推动了空气动力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作为航天技术专家,他参与了以载人航天、探月工程为代表的国家重大工程规划论证和航天技术发展战略研究,主持开展了我国航天遥感技术发展规划论证和实施,积极倡导并有效推动了我国临近空间高超声速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为我国航天事业、国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907364.html

在开幕式上,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贺军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特级航天员杨利伟等航天界人士共同回顾了庄院士的家国情怀、与之共事的点点滴滴以及他的育人风范。杨利伟称,“在与庄院士的交流中,他和蔼的笑容、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态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我想,如果将中国载人航天比作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那么庄院士谱写的气动篇章无疑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907364.html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院长胡梅晓在之后的座谈会上表示,作为航天气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庄院士指出“气动设备是基础、试验是重点、计算是关键、创新是核心”技术发展原则和“求真务实、自主创新”院训。如今该院坚守原则、秉承院训,不断发展数值计算、风洞试验和飞行试验三大气动研究手段,努力践行航天飞行器“气动先行官”使命责任,培育发展出特种飞行器产业,形成以守正创新为核心,以气动和特种飞行器为战略主线的高质量主业格局,持续为国家航天与国防事业贡献力量。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907364.html 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907364.html

致敬读者:当下新闻存在多种误导手段需警惕。像断章取义,截取部分歪曲原意;标题党以夸张标题吸睛;还有来源不明、拼凑嫁接、带偏立场等情况。这些易让大家误读,难以触及真相。若您发现本博客新闻内容有不实之处,请及时通过留言/邮箱/举报反馈,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处理,确保为大家呈现真实可靠的资讯,感谢支持。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