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 实习记者连丽敏】外媒Financial Review5月24日报道称,中国的应用程序“微信”为蓬勃发展的应用程序行业开辟了新的收入来源,为内容创作者创造了有利可图的机会。本周,彭博科技的Selina Wang与一位前杂志编辑提到,他从“得到”应用程序的专栏中获得不菲的收入。
在中国,消费者直接为内容付费的行为日趋成熟起来。对比之下,美国无论是在YouTube上烹饪教程还是Twitter上的最新消息,大多都是广告支持下的免费内容,盈利模式主要还是广告投入。外媒称美国将向中国“取经”,学习如何在内容付费领域取得成功。下面我们先来看看中国App经济的盈利模式是什么。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70.html
用户直接付费的钱都给了谁?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70.html
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用到很多应用产品,实体产品如电脑、手机和日用品的购买很普遍。那么对于虚拟产品呢?你会花10块钱听一位名人分享吗?你会在游戏里面买装备、道具、皮肤吗?观看视频直播时,你有没有打赏的习惯?很多人开始以为自己不会,事实证明,付费用户的占比非常大。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70.html
据悉,随着内容经济的崛起,“得到”一年营收已经超2亿。网易、腾讯都凭借游戏收益,市值一路飙升。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网络直播平台数量约200家,市场交易规模约为350亿元,用户数量达到2亿人,初步形成知识类、社交类等直播模式,并出现了虎牙直播YY、斗鱼、映客直播、花椒直播等较大的平台。我们发现,中国用户在内容付费市场的钱主要花在两方面:一是知识付费,如文字、音频和视频内容型App端的“得到”、“知乎”、“分答”等,微信公众号的“打赏”,以及不同领域社群发起的课程售卖。二是娱乐体验,如视频和直播平台的会员订购、打赏,游戏平台的装备购买等。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70.html
前不久,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显示,当前我国知识分享市场已初具规模。初步估算,2016年知识领域市场交易额约为610亿元,同比增长205%,使用人数约3亿人。最近报告,估计目前全国知识付费的总规模是100亿-150个亿,是2016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的三成。预计,今年的知识付费市场将达到300亿-500亿。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70.html
钱是怎么花出去的?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70.html
App付费的两个方式:一是威逼,二是利诱。威逼就是强制付费,不付费不能使用,更多体现在知识付费;利诱,是指产品方让某些功能变得非常好用、方便,提供一些高级功能,吸引用户付费,主要在娱乐和游戏领域。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70.html
App如何变现?就要考虑如何满足用户,企业哪些核心要素可以让用户长期使用:一是不可替代,满足了付费用户在其他地方满足不了的需求,无论是资讯还是电商等其他服务。二是便捷,移动互联网相对比传统互联网的优势就在于方便快捷,随时可以查看、处理。在这个快捷的时代,用户会为了“方便”而买单。三是体验更好,当你的产品体验比别人好的时候,就可以产生功能付费。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70.html
付费内容盈利模式的本质仍来自“痛点”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70.html
事实上,人们为知识付费的行为从未停止过,上学时买书、缴学费,走向社会参加培训等,都是为知识付费,不过互联网时代,人们的付费形式发生了改变,变得更精准、更便捷、更有主动权。内容付费平台使更多优质内容生产者找到了知识变现的途径,与其说是鼓励消费,其实是激励生产的效果更显著。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70.html
比如知识付费,本质就是把知识变成产品或服务,以实现商业价值。在免费时代,内容早已泛滥成灾,用户付费的意图本想达到二次筛选的效果,但奈何付费内容爆炸式发展,同质性在所难免,平台竞争随之而来。
业内人士称,从商业模式的角度而言,付费模式甚至好过电商和广告,因为它更容易建立供需双方的信任,而信任一旦形成,用户粘性便会随之增加。经调查,在垂直细分领域内,那些经过归纳和梳理的个体或相关领域的经验知识,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付费内容。它满足了受众个性化的知识需求,解决了用户职场进步、短平快提升等痛点问题。
国外尝试内容付费 在蠢蠢欲动
近来,因不能接受苹果对公号赞赏抽成30%的条件,微信iOS版公众平台赞赏功能被关闭。苹果出手恰在微信小程序推出之际,让人不难推测是在对腾讯即将推出的付费阅读进行阻击。而此次突袭也说明内容付费的火爆,已让高冷的苹果无法淡定。
苹果一再强调,IAP机制并非针对微信,而是所有交易非实体物品的应用,即微博、知乎、在行、分答、喜马拉雅、小密圈等所有知识付费平台,来势凶猛可见一斑。据了解,谷歌、苹果、亚马逊,互联网巨头们纷纷抢滩内容付费领域,也证实了这一潮流的方向。
支招:未来如何做好内容付费?
知识付费走红,有三个客观条件:一是随着移动互联时代到来,手机端阅读不断增长,阅读越来越碎片化;二是支付手段方便了,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等提供了便捷;三是年轻人支付习惯的形成。
要在知识付费领域有所斩获,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对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积累,因为很少有人愿意为八卦埋单;二是稳定持续的创作能力,每天或每周都能推出新作品。
知识付费早期的内容以草根创作为主,多数产品的定价其实依赖随机打赏。不过,现在知识付费的内容创作越来越倾向于精英化、专业化。创作者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还需要有很好的表达能力,能够把某一领域的知识进行结构化讲述。
随着各大平台引入重量级专家、提升产品质量和线上线下互动,知识付费也将不再过分依赖打赏,价格将越来越走向市场化。惟如此,知识付费才能持续、健康发展。上周,逻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在“001知识产品发布会”上亲手扼杀了《罗辑思维》,并发布12款知识产品。另外,知乎方面对产品战略级调整,新增了名为“市场”的顶级独立入口,声称要做知识市场的亚马逊。分答上线“付费社区”,产品推出的第一个社区是“职场理性派”,内容主打帮助职场新人“用理性派的逻辑学实现职场精进”,定价99元/半年。对此,业界人士称,在罗振宇挖的大坑之下,知识付费平台正在加速“电商化”;至此,知识付费已经进入下半场的“电商制霸”。
2016年,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2017年,内容付费已走入下半场。目前,业界更着重打造社群概念。知识经济+社群经济成了未来互联网的大势所趋。这一点,得到、知乎、在行、分答、喜马拉雅等几乎所有的内容平台,纷纷跑马圈地,施展拳脚,将在各自的领域分的一块蛋糕。
http://tech.sina.com.cn/i/2017-05-25/doc-ifyfqqyh830447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