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袁隆平在1952年报名空军并成功入伍,准备前往朝鲜战场,但还未出发又被退回学校,从此踏上“农业之路”1952年,当时刚22岁的袁隆平在西南农学院上学,这个时期的袁隆平和小时候一样的性格,在同学眼里是比较“自由散漫”的。正赶上当时是抗美援朝炙热化,战场局势比较严峻,国家号召学生参军入伍。
就这样,袁隆平毅然放弃安稳的学习环境,去到空军征兵处,报名参加了空军。此时的袁隆平想的是,农业研究还是上战场保家卫国,只要能为国争光,他就愿意向上冲。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125899.html
果然,由于袁隆平年少时非常喜欢游泳,体质也非常好,很顺利的就成功入伍空军。然而就在袁隆平一心壮志为祖国杀敌的时候,由于朝鲜战场的战局扭转,美帝国主义接连败退,国家又将所有参军的大学生退回了校园。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125899.html
就这样,袁隆平作为大学生参军入伍也被退回学校。如果袁隆平参军成功的话,也一定会是优秀的空军战士!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125899.html
没有当上兵的袁隆平并没有一点抱怨,反而认为兵没有当上,但是在自己所学的专业上做出成就,也一样会为国争光!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125899.html
回到校园后的袁隆平经常随同老师下乡实践,他看到历经战乱的祖国人民正在忍受着没有粮食的痛苦。农村的路边经常能看到饿殍,尽管有的农民自己家有地,但却因产量极低,加上地租,常常连余粮都不剩,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125899.html
有数据记载:“1950年全国的粮食产量才1.3亿吨,而当时我国人口总数达到5.5亿多。”可以看出,当时在我国是有许多人吃不上大米的。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125899.html
再加上当时国际上对我国的掣肘,粮食进口被极大限制。袁隆平意识到,要想祖国强大起来,必须要让老百姓填饱肚子,而农业正是重中之重!就这样,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之后被分配到湖南农林厅,随即又被派到安江农校当老师。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125899.html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下决心一定要研究出如果让水稻增产,让所有中国人都能有饭吃!从此袁隆平正式踏上了艰难“研究水稻”的农业之路。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125899.html
从1953年到1976年,袁隆平在地里吃、地里住,用了23年终于研发成功“杂交水稻”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为了增加粮食的产量,搞得最多的就是嫁接。所谓的嫁接就是在不改变农作物基因的情况下,将两株水稻嫁接在一起。因为水稻是雌雄同体,不需要花粉传播就可以自己繁衍后代,产生种子,所以这也叫做“无性嫁接”。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125899.html
然而在当时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从1926年便开始投入资金开始研究“无性嫁接”水稻,但一直却没有成效。他们终结一个原因就是:“水稻是花器很小的自花授粉作物,并无杂交优势。”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125899.html
袁隆平也正是在这种全世界都不看好的情况下,开始进行“无性杂交”试验,但结果的确都是失败结束。不过多次的失败和世界上的不认可,袁隆平依然没有放弃,他始终相信“水稻具有杂交优势”。
这期间,因为袁隆平多年试验都失败告终,他一直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国际同行认为他们外国人都没有成功的试验,中国人更不会成功。而国内也有许多人认为袁隆平这就是在骗国家经费。
然而这些都没有影响袁隆平的决心。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天天蹲在稻田中,不厌其烦的进行研究各种各样的水稻。本来一位风华正茂的大学生硬生生的被晒的皮肤黝黑。
一直到1961年7月,袁隆平终于寻找到了一株不一样的水稻,他马上将这株水稻做上记号,每天过去观察它的长势。直到第二年,将这株水稻的种子插播在试验田中后,发现长出来的水稻没有一株和它们的“母本”相同。
原来这些水稻种子都是从“那株特殊水稻”所培植出来的,刚才有提到水稻都是雌雄同体,自行繁殖,也就是这些种子都是近亲繁殖。
也就是说想要成功杂交水稻,必须要寻找到单株无法繁衍的水稻,也叫作“雄性不孕株水稻 ”,然后将这种雄性不孕株水稻与与它没有血缘关系的水稻相杂交,那么就会避免“近亲繁殖”。
从这开始,袁隆平便开始带着团队培育雄性不孕株水稻。在1968年春天,他们将培植好的700颗雄性不孕株种子撒在试验田中。果然不负众望,这些种子都发出了幼苗。
然而结果发现,这些“无性杂交”水稻也像原先那样高低不齐,有好有坏。一时间试验又陷入纠结期。袁隆平与团队经过一次次探讨,猜测到这会不会是找到的水稻都是人工培植出来的,基因相近,所导致的结果呢?
就这样,袁隆平决定改变方向,去寻找野生稻谷,这样的话可以避免两种水稻基因相似。经过了两年多的努力,1970年11月份,他们终于在海南的南湖农场发现了一株野生稻谷。通过检测,他们确定这就是纯野生的稻谷,袁隆平将它命名为“野败。”
而这个“野败”正是今天所有杂交水稻的母本。通过一次次的试验,杂交水稻的产量也节节攀升,直到1974年时候,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已经达到亩产628公斤。
产量提升了,但是稻种产量非常低,每亩稻种只有5.5公斤。这种稻种产量极低的情况下,根本是不适合大面积推广的。袁隆平的团队再次遇到了问题。
在所有人都比较失望的时候,袁隆平却坚毅地说到:“我们现在就像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前面80难都过了,难道最后一难就过不去么?只要我们不被自己打败,我相信我们一定能闯过这第81难。”
就这样,袁隆平又一次住到了田里,每天不分昼夜,守在稻田里。直到半年后,终于弄清了低产的原因并且采取了相对措施。最终在1976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稻种亩产达到50到100公斤。极大的稻种产量,预示着杂交水稻可以开始大面积推广种植了。
从1953年袁隆平大学毕业,到1976年杂交水稻正是开始大面积推广种植,他用了整整23年的时间,从当初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变成累弯了腰的青年,袁隆平真的让中国人都吃饱了饭!
在1982年,国际水稻研究所会议屏幕上,出现了袁隆平的相片和“杂交水稻之父”的称号,一时间袁隆平的成功,让世界各个国家都十分震惊。美国、德国、法国都纷纷邀请袁隆平去讲课指导。
当有人问到袁隆平对于“杂交水稻之父”的称谓有何感想时,袁隆平说道:“杂交水稻之父的称谓也好,各种名目的科学大奖也好,都不重要,我首先想到的是,我为中国人赢得了荣誉和尊严!”
多么朴实无华的言语,袁隆平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从来都将国家荣誉放在第一位,在他的眼里,只要祖国强大了,人民都能吃饱饭,就是一生最大的追求!
令人痛心的是,袁隆平院士于2021年5月22日在湖南长沙逝世,在临终之时他还挂念着试验田中的水稻,询问医护人员“今天什么温度”。
袁隆平身上的敬业爱国精神,深深触动了每一位中国人,我们应该继承袁隆平的精神,一代一代的传下去,让华夏世代人都记住:“是袁隆平才让我们吃饱了饭!”袁老,千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