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甜与丧,我多年后才在麦兜的故事里看懂

niking
niking
订阅者
2866
文章
0
粉丝
生活百科评论148字数 2812阅读9分22秒阅读模式

提前剧透。

毒舌七周年主题,“港风”。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114290.html

所以你们能发现,Sir今天两篇都是港片主题。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114290.html

没办法,要给自己今天的装扮找灵感(最后穿的啥,先保密)。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114290.html

头图写了新片,二图就写部20年的老港片。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114290.html

前两天的《金鸡》,是以“阿金”的视角,诉尽香港的浮沉旧事。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114290.html

今天。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114290.html

则是以一个“低能儿”的视角回答: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114290.html

到底,什么是港味?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114290.html

01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114290.html

港味是灰暗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114290.html

Sir相信,许多人一度想不通《麦兜》为何经典。

当年上映,票房超过同期的《千与千寻》;

后来十年,拿遍国内外大奖,包括一次金像奖、三次金马奖,以及“动画界的奥斯卡”的安纳西电影节最佳动画长片奖(华语唯一)。

不就是只猪?

蠢蠢钝钝,永远长不大的5岁小猪,好笑归好笑,不至于“神作”吧。

20年后再看麦兜。

你会发现,神奇的事发生了:

每看一次,这只“小猪”,似乎会随着你的年龄长大而长大。

因为,你渐渐发现许多熟悉的细节。

比如。

最能代表港味的人物之一,周星驰。

麦兜绝对是星爷最忠实的“粉丝”。

时不时的客串:

明显的致敬:

△《喜剧之王》《麦兜故事》

还有更深层。

以周星驰为代表,香港电影草根的内核。

《麦兜故事》的“色彩”有两面。

一面,是灰暗的。

你能从镜头里“看见”:

麦兜和他的妈妈麦太生活在九龙大角咀,没有光鲜的中环CBD大楼,只有像沙丁罐头一样,平民与低矮陈旧的混凝土老房子拥抱在一起的屋邨。

你能从台词里“听见”:

麦兜和妈妈是最平凡的打工猪。

麦兜之所以叫麦兜,还真的来源于一个“兜”。

麦太临盆时,一个塑胶盆子飞到她的产床前,如同每一个望子成龙的母亲,麦太赶紧许了愿,“希望他很聪明读书很好。”

胶兜没反应。

麦太赶紧让了一步,“或者像刘德华周润发那么帅也行吧。”

胶兜还是没反应。

好吧,麦太不得不双手合十。

妥协了:

不聪明不帅也没关系 只要福星高照

一辈子走运 什么事都能逢凶化吉就好

他靠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当然最好啦

这真是妥协吗?

显然没有吧。

迷信,是底层人最后的稻草。

但麦兜和妈妈,怎样对抗这样的灰暗?

《麦兜》的另一面,是极致的高饱和色调。

麦兜眼里,妈妈是“超级马里奥”。

她风风火火,打很多份零工。

最“成功”的,是她的烹饪节目。

麦太会做各种“鸡”:

包括快快鸡、纸包包包、包纸包包、纸包包纸、纸纸包包、包纸包包鸡……

好笑?

背后是心酸:

麦太从头至尾做节目,手里只有一块真实的鸡。

没有办法,只能套娃获取收视率。

所以。

整部《麦兜》,可以看做是麦太的一部“鸡包纸”教程。

儿子想去马尔代夫玩,可家里没钱,怎么办?

旅行版鸡包纸:

麦太带麦兜坐电缆“飞机”,去香港太平山顶“马尔代夫”,玩了同款的浮潜、吃了西餐。

什么是港味?

港味是不带滤镜地展示底层灰暗。

港味,更是底层人在灰暗中紧紧攥住的。

内心那片属于自己的霓虹。

02

港味是胎记

麦兜与香港的羁绊,可以从麦兜右眼的一块圆形胎记说起。

有人这样解析:

胎记象征着一个香港时代,90年代末金融危机后,这个缩影被永远留在最显眼之处。

的确,《麦兜》中穿插了不少香港这片土地的变迁。

无数移民和港人,凭借自己的艰苦奋斗,推动当时香港工业化的起步。

狮子山精神的雏形。

但直到电影版的麦兜上映后,曾经的国际金融中心,并没有从大哮喘中恢复过来,很多人如麦兜所说的“一夜变成了负资产”。

△《麦兜:菠萝油王子》

《麦兜》看似站在“狮子山精神”的反面。

在这里,一切脱离现实的鼓吹彻底失效。

比如教育。

校长潮州人,说着不标准的粤语和普通话,幼儿园入不敷出,开学唯一记得的事就是催大家交学费。

当香港的小孩开始学习多元智能“内卷”时,校长却教大家学诈死(装死)和撒赖,开设“土风舞装死班”和“BBQ钓墨鱼装死班”,还爱玩梗。

比如,情怀。

春田花花幼稚园倒闭,校长回老家。

2000年后,香港加快重建步伐,机械臂深入破旧老屋邨,麦兜家后面长出了一排排的新式小区,而麦兜还是住在墙面脱皮的屋邨里。

但有没有人想过:

这块代表时代阵痛的“胎记”,为什么会遗传?

胎记,不仅是变迁的痕迹。

更是大时代下,小人物的宿命。

正如那段让人捧腹的《鱼丸粗面》:

麦兜:麻烦你,鱼丸粗面

校长:没有粗面

麦兜:是吗?来碗鱼丸河粉吧

校长:没有鱼丸

麦兜:是吗?那牛肚粗面吧

校长:没有粗面

麦兜:那要鱼丸油面吧

校长:没有鱼丸

麦兜:怎么什么都没有啊?那要墨鱼丸粗面吧

校长:没有粗面

麦兜:又卖完了?麻烦你来碗鱼丸米线

校长:没有鱼丸

旁:麦兜啊,他们的鱼丸跟粗面卖光了,就是所有跟鱼丸和粗面的配搭都没了

麦兜:哦~~!没有内些搭配啊……麻烦你只要鱼丸

校长:没有鱼丸

麦兜:那粗面呢?

校长:没有粗面

谢立文说过:

其实我是接触了很多成年人,他们好像整天都做着一些其实未必是自己真实性格的事情,大家都装扮成一个样子。我隐隐约约觉得,他小时候可能就是一个麦兜,现在是小时候的麦兜长大了。

小时候麦兜无忧无虑,没有粗面,那就来鱼丸。

但长大后的麦兜早已醒过来:

“有些东西,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不行,就是不行。”

看看他们的未来:

麦兜,负债中年上班族;

阿梅同学,进入“格子间”;阿辉同学,快递员;姑时同学,司机……

可你能说他们失败了吗?

麦太临盆时的许愿,可能没有完全成真。

麦兜长得不像刘德华周润发。

但是他的铜像,在维多利亚港星光大道上,比隔壁的刘德华周润发手印还要亮。

△ 星光大道

什么是港味?

港味,是那块不那么好看的“胎记”。

港味,更是那块由无数微光组成,足以永恒照亮一座城市的光斑。

03

港味是……

2001年至2016年,麦兜系列一共有6部动画电影:

2001年《麦兜故事》、2004年《麦兜菠萝油王子》、2006《春田花花同学会》、2009年《麦兜响当当》、2012年《麦兜当当伴我心》、2014年《麦兜我和我妈妈》、2016年《麦兜·饭宝奇兵》。

其中只《麦兜故事》《麦兜菠萝油王子》两部是纯本土制作,后来几部都是“麦兜北上”的合拍片。

麦兜系列身上的“港味”,开始慢慢消逝。

从麦兜诞生之初身上的胎记,到麦兜身后真实的香港屋邨、店铺、香港饮食、包括茶餐厅、菠萝包、蛋挞、鱼丸........

都有着浓郁的香港本土气息。

《麦兜》的灵魂,也在于几乎每一部《麦兜》都会有好几首朗朗上口洗脑般的歌曲。

幼齿可爱的孩子声音,舒伯特、舒曼、莫扎特古典音乐旋律,尤其是重新填上词的港味歌词。

“春风亲吻我,就像蛋挞挞挞挞~~”

“大包整多两笼大包,大包整多两笼唔怕滞。”

Sir喜欢的,尤其是这样无厘头、古古怪怪的歌词:

“我愿似一块扣肉,扣住梅菜扣住你的手。”

就连港人不记得的过去,《麦兜》都记着。

消失的民俗。

抢包山是香港长洲起源于清朝,由海丰人流传过去的民俗活动,距今已经两百多年历史。

《麦兜故事》里,麦兜本来想成为奥运冠军,谁知道跟着师傅学的是再也不会举办的“抢包山”。

但70年代,因为频频发生伤人事故,抢包山活动被取消。

有趣的是,《麦兜故事》里申请复办失败的桥段,却真实在2005年复办的抢包山比赛中呈现。

这是《麦兜》带来的一点温情。

《麦兜响当当》中,麦太带着麦兜北上到武当山练功,仅有开头20分钟和最后10分钟的背景在香港,中间笑点缺少和拼凑感越来越强,形成一种割裂感。

《麦兜我和我的妈妈》成为了一个全国小朋友家喻户晓的名侦探;

《麦兜·饭宝奇兵》中,麦兜成为拯救世界的地球英雄。

麦兜从一个永远不会成功的loser,草根逆袭。

可观众都懂:

猪还是那只猪,但里面装着的,并不是那个“麦兜”。

麦兜,在“北上”和“港味”中尴尬着。

于是有人说,别为难了,不如别拍了吧。

麦兜系列至今已5年没有了新的电影上映,甚至在这个20周年的日子,也没有重映的安排。

麦兜,被遗忘了吗?

所谓的港味是什么呢?

不是那些茶餐厅,菠萝包的符号标签,而是不起眼但坚韧的烟火气和“人气”。

Sir注意到。

麦兜系列中,曾闪现过长大后的麦兜的样子,麦兜或许长大后成为了厨师。

麦兜终于有吃不完的鸡、粗面和大包,像麦太说的,普普通通一个幸福的人。

这是创作者在成人视角下,残忍中包裹着的一股温柔。

谢立文说:

当你接受了一个现实,如果一个人才华不够,其实他是不会做到的,不论怎么努力都做不到的,但是不是就表示这个人就完蛋了呢?

谢立文给的答案是否定的。

即便普通如麦兜,也有平凡过一生的权利。

如莫扎特效应课的教授在麦兜的评价中说:

“他不是低能,他不过是善良。”

他真的否定了麦兜的“低能”吗?

不是。

他否定的,是这世界上太多的“自作聪明”。

什么是港味?

港味,或许不够精英,不够“逼格”。

但它必然坦诚于生活。

因此,它才能一次次穿越时间,对抗岁月,唤出我们不同阶段的共鸣。

人生如戏。

便是港味。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小津安4郎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