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过了20年波澜壮阔的城镇化,即将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如果问2018年中国财经界和地域经济发展的最主流趋势是什么?那应该就是从城市发展跳转到乡村振兴了。下面我们来看一组案例,我们来看不同类型的乡村再造是如何带动乡村振兴的。按照不同产业振兴的发展路径,给各位分析几个经典案例。
1、以高科技产业点燃乡村——日本神山町的振兴逻辑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11367.html
众所周知,在日本,年轻人口的流失和老龄化的加剧,使得偏僻山区人口过度减少的问题日益严峻。然而,在这其中,不是旅游胜地,自然景观无出奇之处的神山町却脱颖而出,人口在2011年首次实现正增长,神山町是如何独辟蹊径,致使工程师和创意工作者纷纷选择落脚于此,又是如何在日本大兴卫星办公室的大背景下,实现神山奇迹的呢?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11367.html
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11367.html
其实,神山町的成功跟东京高科技产业的转移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11367.html
由于东京等一线大城市人口的过度饱和,日本启动了”乡土远程办公“计划,这种方式的好处是既实现了地方人口增长又不会抢夺地方工作机会。与此同时,企业也在寻找降低成本分散业务风险的发展计划。政府和企业的不谋而合以及通讯技术兴起让这一切成为了可能。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11367.html
于是,卫星办公室展现出的优越性,吸引了一大批风投企业以及诸如雅虎、谷歌之类的高科技企业租下旧民居用作办公场所,这些企业的入驻给小镇带来了人气和生机,这里丰富的自然资源与自由的工作方式为员工提供了宽松氛围,大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另外,员工们在享有同东京本部员工相同报酬的情况下,又可以用低成本享受高品质的生活,不必担心堵车与空气污染,可以购买新鲜的有机蔬菜,可以浸泡有名的神山温泉。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11367.html
在这样的背景下,神山町从中紧紧抓住了机会。神山町所在的德岛县,拥有全日本首屈一指的通信基础设施。从2005年开始,德岛县全境大规模铺设了光纤网络。即使是神山町这样的小农村,也可以顺畅地链接到无线网络。如今全县人均占有的光纤长度排到了全国第一,当地宽带的最高网速甚至可以达到东京的十倍!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神山町才有底气吸引IT等产业公司的到来,并通过远程办公使得距离不再成为限制。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11367.html
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11367.html
如今,这座“绿色硅谷”聚集着来自都市的企业和年轻人,活跃着才华横溢的创意人和商业精英。这里已经有了茶屋、面包房、咖啡馆、百货店、书店、文化中心、牙科诊所、农场、食品店、综合卫星办公楼等一系列配套项目,它正一步步变成创造力的孵化器、工作方式的试验场,成为21世纪的日本新农村产业振兴典范。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11367.html
由此可见,神山町成功的实质是科技产业转移带来的乡村人口的聚集及相关产业的振兴。文章源自玩技e族-https://www.playezu.com/11367.html
这种乡村振兴模式,就是名著《新地理》所说的瓦尔哈拉式的精品郊区。神山町这种乡村如同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乡村、北卡罗莱纳的乡村、弗罗里达的西部海岸乡村一样,知识工人们在这种风景优美、交通便利又有大城市基础服务设施的地方,一边工作一遍享受着田园牧歌式的天堂般的环境,一边投入到勃兴的信息经济之中。
所以要想赢得这类代表未来的知识群体进入乡村,配套、基础设施、服务都是前期需要准备的必要条件。可以设想,如果没有德岛县知事极具前瞻性的光纤基础设施的投资,这样的乡村想获得东京IT技术群体的亲睐,只能是奢望。
2、引爆旅游业市场的乡村振兴
事实上,除了科技产业,乡村旅游业、现代农业以及生态康养产业都是乡村产业振兴的突破方向。
尤其是乡村旅游业,这种出现在农村区域的一种新型旅游模式,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得到迅速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能增加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还能为当地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就业机会。近年来我们注意到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逐渐呈现出产业的规模化和产品的多样化。不过,不同于科技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依托独特的资源禀赋,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丰富灿烂的文化遗产,这些都是旅游开发所需要的关键要素。
乡村旅游的开发,同样离不开这样的基础要素的支持。
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去探究其中的操作逻辑。
一、宏村——中国顶级美丽乡村
应该说宏村的成名和成功来自于徽州地区独具特色的资源禀赋和企业家黄怒波独辟蹊径的眼光。作为世界遗产的宏村之美,某种意义上代表了水墨江南的极致之美。这点是宏村最具特色的资源。因此,宏村本身就是个绝美的旅游吸引物。准确的说,这是一个老祖宗馈赠给我们的国宝级的乡村旅游项目。
宏村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北部,村落面积19.11公顷,宏村的选址、布局以及宏村的美景都和水有着直接的关系,是一座经过严谨规划的古村落。古宏村人独出机智开“仿生学”之先河,规划并建造了堪称“中华一绝”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
1、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遗迹具备天然文旅禀赋
宏村是一座“牛形村”,整个村庄从高处看,宛若一头斜卧山前溪边的青牛,村中半月形的池塘称为“牛胃”(月沼风荷),一条400余米长的溪水盘绕在“牛腹”内,被称作“牛肠”。村西溪水上架起四座木桥,作为“牛腿”,这种别出心裁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生产、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提供了方便,而且调节了气温和环境。
全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40余幢,民间故宫“承志堂”富丽堂皇,可谓皖南古民居之最。村内鳞次栉比的层楼叠院与旖旎的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动静相宜,空灵蕴藉,处处是景,步步入画。从村外自然环境到村内的水系、街道、建筑,甚至室内布置都完整地保存着古村落的原始状态,没有丝毫现代文明的迹象。这些为宏村的旅游开发提供了极佳的天然禀赋。
2、选址的巧妙与风水的运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关史料记载宏村历代人具有根深蒂固的风水理念,这与宏村独特空间的形成关系密切。宏村是经精心“设计”而成的,其外部空间崇尚自然的传统环境观念在其选址、规划中得到具体体现。宏村古村落选址和规划建设都符合传统的“枕高岗,面流水,一望无际”的风水原则。
宏村的水主要是来自西溪,而最后这水又“还”给了西溪。宏村人只是巧妙地使它在村中“游历”了一遍,而同时又满足了村民们的日常生活需要。这种按照自然条件的缺损,通过人工措施来补益的巧妙做法,起到了点石成金的效果。从宏村这一中国古代村落的整个形成历史过程,可以看到我国古代建筑意识中对整个居住群的整体规划及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最终形成“置高岗面流水,一望无际”,依山傍水而居,村后以青山为屏障,可当北面来风,地势高爽,无山洪暴发冲击之危,有仰观山色俯听泉声之乐。
由此可见,宏村建筑群是集建筑工程学、古代科学、文化、宗教、美学、艺术等于一体的综合实体。它在力求满足村民实际功能性需求的同时,又兼顾了文化气息和观赏性,使其具备了发展的可持续性,“中国画里乡村”可谓名至实归。
有了这样的资源基底,中坤集团董事长黄怒波发现了之后,早在20年前就启动了宏村的旅游改造计划,签订了30年的景区管理协议,公司与村民形成合股合作,并投入数千万元进行道路、水系的疏通和改造,并对建筑进行改造,继而在后期将整个古村对游客收门票,游客量增长迅猛。据说宏村的门票收益从早期开发开始到后期,累计增长了几十倍,投资收益颇好。
不过宏村的成功在如今并不好复制。20年前的旅游资源和当下旅游资源的价值条件,不可同日而语。要想再获得宏村一样的传奇,在文旅基金遍地的市场下,要找寻到低估的村落资源,已经非常难了。
所以,如何在资源品质较匮乏的情况下,通过后期的人文再造获得旅游上的成功,这样的案例更具备借鉴价值。下面我们来看台湾桃米生态村的案例。
二、无中生有地创造乡村IP——台湾桃米生态村
如果说风景如画的宏村是老祖宗的馈赠,那么台湾桃米生态村的改造案例,则是现代版绝地反击的乡村旅游再造的楷模。
台湾桃米村经过“921”大地震后,变成了一个传统农业没落、人口外流、垃圾丛生的“桃米坑”,经过桃米里政府、学界、社会组织及社区居民的共同商讨,确定以“生态桃米村”为方向开展灾后重建。
此举不仅成功实现在废墟上重建家园,而且桃米村因此彻底“大翻身”,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桃米生态村已从一个环境杂乱、发展无力的边缘社区,转型成为融有机农业、生态保育、文化创意、乡村旅游于一体的乡土生态典范。探究其中成功的原由,还是得从生态旅游的初衷说起。
1、把挖掘独有的生态资源作为开发生态旅游之本
桃米村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台湾原生29中青蛙,桃米拥有23种,台湾143种蜻蜓,在桃米就发现49种。然而,一开始村民们对发展以青蛙为主题的生态村并不以为然,甚至有些抵触。为此新故乡文教基金会面向村民开设了系列生态课程,培养了众多“生态讲解员”,介绍青蛙的保育知识,正是通过大量的培训课,村民们慢慢转变观念,认识到了当地生态资产的经济价值,并自觉加入到重塑家乡的队伍里。
2、打造独有的生态IP“青蛙共和国”并带动衍生产业发展
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桃米村民挖掘资源潜力,不断宣传各种各样的青蛙和色彩斑斓的蜻蜓,把青蛙设计成各种可爱的卡通形象,遍布乡村醒目位置。同时,鼓励村民动手,用纸、布、石头等乡村材料制作手工艺品,这很快使桃米村从一个地震废墟变一个昆虫生态文化体验区。桃米生态村为此提炼了独有的文化IP——“青蛙共和国”,在桃米社区,处处可以看到青蛙雕塑和图腾,并通过湿地公园及一家家民宿院落里的生态池为青蛙营造生态家园。为了进一步延伸产业的发展,台湾2014年以桃米为原型,以青蛙家族寻找桃花源为故事,采用3D电影技术,完成了一部非常感人的《桃蛙源记》。由此,桃米社区的产业由青蛙观光、生态、旅游,走向了影视媒体,产业链条因此不断延伸,进一步扩大了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
现在的桃米村五分之一的村民经营生态旅游产业,而其他村民经营的传统农业,也因生态旅游的带动而升值,这里一流的生态环境、独特的桃米文化、吸引着城里人来这里观光、度假、休闲。据不完全统计,生态旅游产业每年可以为这个1200多人口的村庄带来近3000万元的收入。
三、康养+农业的理想主义乡村实践——成都多利桃花源
在中国西南地区,近两年有一个经典的农业项目,一直以来是业界争相学习的对象,那就是多利桃花源。关于这个项目,我们曾写过详细的案例介绍(2017年小镇爆品项目——成都多利桃花源),这里再简单总结一下多利桃花源的整个项目操作思路。
多利桃花源这个项目最大的红利在于选址和地段。只有基于对大城市郊区度假和养老市场的洞察,才有了投资兴建新型农村度假康养项目的市场基础。
位于成都徐堰河畔,距离市中心30公里,项目初期规划面积2700亩,总占地面积逾万亩。根据规划,项目按照庭、院、园、田的四级空间体系,空间感上以农田为基础,以农业、旅游、社区和颐养为主要功能布局,小镇整体被农田包围,溶于树木与园林之间,充分突显了川西林盘结构的原生态和点状散落式的村落形态布局。
多利桃花源“一核五园八片区”的小镇格局,将田园、林木、院落和水系有效融合,营造出了一种有机生态的居住环境,一座基于农业旅游的以“有机生活+田园+小镇+文化”相互交融为特色的小镇作品。一核为小镇中心,五园包括运动公园、四季公园、示范农园、农博公园和休闲公园。小镇中心的功能主要包括业主餐厅、幼儿园、颐乐学院、运动中心、健康中心以及民宿和商业街等。
同时,项目提供了四种服务系统:健康医疗服务系统、文化教育服务系统、农业生产服务系统、居家生活服务系统。
1、健康医疗服务系统:为每一个入住者建立完备的家庭健康档案,并定期提供健康检查和健康促进计划,以满足各年龄段业主的健康护理需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绿城在乌镇雅园等项目实践过的老年颐养生活体系将以升华之势首入成都。
2、文化教育服务系统:通过自然课堂、4点半学校、动物牧场、颐乐学院等平台为全年龄段小镇居民提供各类文化、亲子娱乐、养生休闲服务。针对小镇里0-16岁的孩子,提供从幼儿到初中的教育,针对6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在小镇里老有所学,颐养天年。
3、农业生产服务系统:在多利桃花源,庭院和田园将成为每个家庭的标准配置,极大满足目标客群诗意栖居的田园情节。
4、居家生活服务系统:这里将依托多利农庄的有机农业技术与标准,提供居家农艺服务,搭建农夫市集、农业硅谷、有机农业科普等,为小镇居民提供专业的农业顾问服务。同时,以小镇、业主餐厅、慢生活街区等配套为每一位小镇居民提供周到的居家生活服务。
精致适用的中式建筑、可以自种的农田、完善的生活体系、完整的物业服务体系、优质健康教育机构、颐养医养的健康理念,这些蓝城标签,加上多利农庄的有机农业科技、规范的蔬菜生产流程、高标准质量管理体系,使该项目达到了强强联合1+1大于2的效果,并迅速成为全国农业与康养结合的优秀典范,被业界所推崇。
3、复兴文化,文化兴村——日本合掌村
从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经验来看,还有一类乡村非常具备改造和振兴的价值,那就是文化乡村。这里的文化包括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和传统乡土文化,它代表了一个乡村的生长、发展的灵魂。
作为有5000多年历史的巍巍大国,中国在许多乡村都有着极为丰富的人文历史。这里的文化、传统、风俗和历史人物辈出,本身就是极好的可供旅游观瞻的吸引物。在这样的条件下,以文化为抓手进行乡村再造,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
日本的合掌村,就是东亚经济圈非常著名的乡村文化复兴的案例。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个百年历史的乡村是如何进行文化保护并由此带动乡村产业振兴的。
其实合掌村之所以出名,其最主要特点首先还是风景如画。我们看下图即可知道。这里的屋舍与稻田掩映成画,极具桃花源般的神韵。除了田园美景,合掌村最值得称道的还是对民俗传统的承继,这一点上值得中国业界广泛学习借鉴。
其实早年我们参与的中国小镇爆品项目拈花湾的屋顶结构,就是充分参考了合掌村的神韵。那种高大的茅草坡屋顶的风貌与传统,就是这里最重要的建筑符号。
下面我们来看合掌村在文化传承方面的具体措施。
1、高度重视原生建筑的保护并制定严格开发规则
为妥善保护合掌村独有的自然环境与开发景观资源,合掌村村民自发成立了”白川乡合掌村集落自然保护协会“,制定了白川乡的《住民宪法》,规定了合掌村建筑、土地、耕地、山林、树木”不许贩卖、不许出租、不许毁坏“的”三不”原则。协会还制定了《景观保护基准》,针对景观开发中的改造建筑、新增建筑、新增广告牌、铺路、新增设施等都做了具体规定。
同时,考虑到景观材料、色彩、高度、造型对环境影响的重要性,协会要求合掌村内凡有要改造或新建住房,都必须事先提交房屋外形的建筑效果图和工程图,说明材料、色彩、外形和高度,得到批准后才能动工。有“白川乡合掌村落自然环境保护协会”的把关,使得合掌村的整体建筑风貌和景观环境一直保存完好。
2、充分挖掘传统民俗文化并跟旅游有机结合
为增加旅游的项目,白川乡合掌村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具有本地乡土特色的内容,他们充分挖掘以祈求神来保护村长、道路安全为题材的传统节日——“浊酒节”。节日时合掌建筑门前张灯结彩,村民都来参与和庆祝节日,节日的趣味性也成为吸引游客观赏的重要内容。除大型节日庆典外,村民们还组织富有当地传统特色的民歌歌谣表演。把传统手工插秧,边唱秧歌边劳作的方式作为一种观光项目,游客都可参与,体验劳动的欢乐。
3、通过建立民俗博物馆和营造生态景观弘扬民俗文化
一些村民移居城市后,房屋出现了空置,为此,当地协会针对空屋进行了“合掌民家园”的精心规划设计,院落的布局,室内的展示等都力图遵循历史原状,使之成为展现当地古老农业生产和生活用具的民俗博物馆。
自然与合掌建筑结合而成的“合掌民家园”博物馆是数栋合掌建筑和周边自然环境结合的美丽小村庄。合掌建筑与日本园林相结合,构成了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乡村景观。博物馆内展示了合掌村茅草屋建筑的结构、材料以及建构的方法。这样独具创意的文化博物馆及其周边自然美丽的景观自然得到来自世界各地游客的高度评价。
4、生态旅游、传统农业、民宿产业协同发展
为提高整体经济效益,白川乡积极主动制定了有关农副产品的发展政策,涵盖了各类农作物种植和家禽养殖等。这些农业生产项目均在旅游区中,既是农耕农事活动地又是旅游观光点。白川乡还把当地农副产品以及加工的健康食品与旅游直接挂钩,使游客在观赏的同时品尝当地新鲜农产品,还可以将有机农产品购回家。这种因地制宜,就地消化农产品的销售方法,减少了运输及人力成本,使当地农民和游客双双收益。
随着旅客越来越多,留宿过夜、享受农家生活的客人也随之增多。为迎合游客的居住习惯,对合掌屋室内做了改装,建筑外形不变,内装基本都是现代化家庭设施,在全新的现代家庭环境中,依然保留了一些客观上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民具和农村过去的乡土玩具,游客在旅居中能感受农村生活的朴实与温馨。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智慧农业生态链互益平台